4公司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

光学显微镜种类及其用途范围

文章出处:自创 责任编辑:中特精密-lfx 发表时间:2025-09-27
  

​好的,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可见光(有时也包括紫外光)来观察微小物体结构的一类基础且重要的科学仪器。其种类繁多,根据原理和应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以下是主要的光学显微镜种类及其用途范围的详细介绍:

 

一、 基础类型:按成像光路分类

这是最基础的分类方式,根据标本对照明光线的反应进行区分。

 

1. 明场显微镜

工作原理:最常见的显微镜类型。光线从聚光镜穿过透明的标本,标本的不同结构对光线的吸收程度不同,从而在明亮的背景上形成暗的影像。

 

用途范围:

 

生物学:观察染色的组织切片(如HE染色)、血液涂片、细胞培养等。

 

材料科学:观察金属、矿物的宏观结构(金相显微镜是明场显微镜的一种)。

 

教学与普及:中小学、大学基础生物学实验的主要工具。

 

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对无色透明的生物标本(如活细胞)观察效果差。

 

2. 暗场显微镜

工作原理:使用特殊的聚光镜,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只有被标本散射的光线才能进入物镜。因此,视野背景是暗的,而标本是亮的。

 

用途范围:

 

观察活体样本:非常适合观察未经染色的活细胞、细菌、酵母菌等透明标本的轮廓、运动和存在。

 

检测微小粒子:可用于观察小于显微镜分辨极限的微粒(如胶体粒子、硅藻壳体)。

 

特点:能显著提高透明标本的对比度,实现“暗场中的明亮物体”效果。

 

3. 相差显微镜

工作原理: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将人眼无法分辨的光的相位差(由标本的厚度和折射率差异引起)转换为振幅差(明暗差),从而增强透明标本的对比度。

 

用途范围:

 

细胞生物学核心工具:是观察活细胞的无创性首选方法,如细胞分裂、运动、细胞器形态等动态过程。

 

无需染色:可直接观察培养的活细胞,避免了染色可能带来的毒性。

 

特点: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工具,专门用于观察无色透明的活体样本。

 

4. 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

工作原理:是相差显微镜的增强版。它利用偏振光产生两极化的光束,穿过标本后产生微小的光程差,再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明显三维立体浮雕感的图像。

 

用途范围:

 

高分辨率活细胞成像:能提供比普通相差显微镜更清晰、立体感更强的细胞图像,尤其适合观察细胞表面精细结构、细胞器、核膜等。

 

材料科学:观察晶体表面、集成电路的平整度等。

 

特点:图像具有强烈的阴影浮雕效果,分辨率更高,但成本也更昂贵。

 

5. 偏光显微镜

工作原理:在光路中加入起偏器和检偏器,利用光通过各向异性物质(双折射物质)时产生的偏振光特性变化进行观察。

 

用途范围:

 

地质学/矿物学:鉴定岩石和矿物的核心工具。

 

材料科学:分析高分子聚合物(如纤维、塑料)的晶体结构和取向。

 

生物学:观察具有双折射性的结构,如骨骼、牙齿、淀粉粒、胶原纤维等。

 

特点:是鉴别物质光学性质的专用显微镜。

 

6. 荧光显微镜

工作原理:利用高能量(短波长)的激发光照射标本,使标本内的荧光物质(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受激发出较低能量(长波长)的发射光,通过滤光片分离后成像。

 

用途范围: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对细胞内特定分子(如蛋白质、DNARNA)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研究。这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支柱技术。

 

免疫荧光:用荧光标记的抗体特异性识别目标抗原。

 

神经科学:观察神经元形态和活动。

 

微生物学:检测特定的病原菌。

 

特点: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实现多色标记,但通常需要对样本进行荧光标记。

 

二、 高级/特殊类型:按功能和技术分类

这些显微镜在基础光路上集成了更复杂的技术,以实现特定功能。

 

1.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工作原理:在荧光显微镜基础上,用激光作为点光源,并在检测光路中加入一个针孔,只允许焦平面上的光信号通过,从而有效排除焦外模糊光信号,获得清晰的“光学切片”图像。通过逐点扫描和三维重建,可获得样本的三维结构。

 

用途范围:

 

厚样本的三维成像:如胚胎发育、脑片、植物组织等。

 

细胞三维结构重建:精确观察细胞器的空间分布。

 

荧光共定位分析:分析不同蛋白是否在空间上非常接近。

 

特点:分辨率更高,信噪比更好,能进行光学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但设备昂贵,成像速度相对较慢。

 

2. 双光子显微镜

工作原理:是共聚焦显微镜的一种。利用长波长的红外激光,通过“双光子吸收”效应,只有在焦点处光强才足以激发荧光。因此,无需针孔也能实现光学切片,且穿透能力更强。

 

用途范围:

 

活体深部组织成像:尤其适用于在体成像,如观察活体动物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

 

对活细胞光毒性更小:使用长波长光,对细胞损伤小。

 

特点:穿透深度深,光损伤小,非常适合活体长时间观察,但设备非常昂贵。

 

3. 超分辨率显微镜

工作原理:这是一类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技术总称(如STED, PALM/STORM, SIM等),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使分辨率达到纳米级别(传统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极限约为200纳米)。

 

用途范围:

 

分子级别精细结构观察:观察病毒结构、蛋白质复合物、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等以往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细节。

 

特点:代表了光学显微镜技术的顶峰,分辨率极高,但技术复杂,对样本和操作要求极高。

 

总结表格

 

显微镜种类

核心原理

主要用途范围

特点

明场显微镜

标本吸收光线,明背景暗物体

观察染色切片、教学、材料宏观结构

最基础、常用,对透明样本效果差

明场显微镜

标本吸收光线,明背景暗物体

观察染色切片、教学、材料宏观结构

最基础、常用,对透明样本效果差

相差显微镜

将相位差转换为明暗差

观察无色透明的活细胞

细胞生物学核心工具,无需染色

微分干涉相差

利用光程差产生立体浮雕感

高分辨率活细胞成像、材料表面分析

图像立体感强,分辨率更高

偏光显微镜

利用物质的各向异性(双折射)

鉴定矿物、岩石、分析晶体、纤维

专用型,用于鉴别物质光学性质

偏光显微镜

利用物质的各向异性(双折射)

鉴定矿物、岩石、分析晶体、纤维

专用型,用于鉴别物质光学性质

共聚焦显微镜

点扫描+针孔,消除焦外模糊

厚样本三维成像、光学切片

分辨率高,能三维重建,但成像慢

双光子显微镜

双光子激发,深层穿透

活体动物深部组织成像

穿透力强,光毒性小,适合在体研究

超分辨率显微镜

突破衍射极限

观察纳米级生物大分子结构

分辨率最高(纳米级),技术复杂昂贵

 

希望这份详细的总结能帮助您全面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和用途。选择哪种显微镜,完全取决于您的具体研究目标和样本特性。

 

 

上一篇:无
下一篇: 国产显微镜

东莞市中特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1 【BMAP】【GMAP】【后台管理】 访问量: 【百度统计】【粤ICP备2023095888号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