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仪中的 SCI(Specular Component Included) 和 SCE(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d) 是两种不同的测量模式,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包含镜面反射光(表面光泽的影响)。以下是详细对比:
1. 核心区别
参数 | SCI(包含镜面反射) | SCE(排除镜面反射) |
测量原理 | 测量时包含镜面反射光(即总反射光) | 排除镜面反射光,仅测漫反射部分 |
表面影响 | 忽略表面光泽差异,反映材料真实颜色 | 受表面光泽影响,反映人眼视觉效果 |
数据特点 | 数据更稳定,适合质量控制 | 数据更接近肉眼观察,适合外观评价 |
2. 适用场景
SCI模式
- 用途:
- 材料颜色的客观比对(如颜料、塑料母粒的色差检测)。
- 表面处理(如磨砂、抛光)后的颜色一致性控制。
- 典型行业:
- 涂料、油墨、塑料制造。
- 实验室颜色研发(排除光泽干扰)。
SCE模式
- 用途:
- 模拟人眼观察,评估最终产品外观(如手机外壳、汽车漆面)。
- 检测表面光泽不均导致的视觉色差。
- 典型行业:
- 电子产品、汽车喷涂、家具表面处理。
3. 测量数据差异示例
- 同一哑光红色塑料板:
- SCI模式:ΔE≈0.5(颜色本身一致)。
- SCE模式:ΔE≈1.2(因表面粗糙度差异,肉眼可见色差)。
4. 如何选择?
- 选SCI:
- 需要排除光泽影响,专注颜色配方准确性时。
- 国际标准(如ISO、ASTM)通常推荐SCI用于工业色差管控。
- 选SCE:
- 需匹配人眼视觉,尤其在高光泽或哑光表面检测时。
- 客户对外观要求严格(如奢侈品、高端家电)。
5. 常见色差仪配置
- 高端机型(如X-Rite Ci64、Konica Minolta CM-26dG):同时支持SCI/SCE,可一键切换。
- 经济机型:可能仅支持其中一种模式,需根据需求选择。
提示:部分仪器称SCI为“包含光泽”,SCE为“排除光泽”,本质相同。